0%

悉达多


即使与佛陀在一起,应该爱他的作为和生活胜过他的教义,爱他的姿态胜过他的观点。

作者: [德]赫尔曼·黑塞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出品方: 盛世宏图
原作名: Siddhartha
译者: 赵丽慧
出版年: 2020-12
页数: 153


年轻的印度教徒、婆罗门之子悉达多聪慧好学,受到父母的疼爱,朋友果文达的追随赞扬,有望成为伟大的智者和祭司。他诵读《梨俱吠陀》《娑摩吠陀》,聆听婆罗门长者的教义,却愈发惆怅。他不断追问——这就是全部吗?沉思之后,不顾父亲的反对,他立志成为一名沙门,果文达也追随着他。

悉达多的目标是寂灭自我,放空心灵,寻求宁静。他修习克己和冥想,但他觉得,这些东西,在妓女、车夫、赌徒那里都能学到。车夫喝几碗酒,就可以忘记自我和痛苦。他觉得修习和禅定,只能获得短暂的麻木,离智慧和救赎还很遥远。

这时世尊佛陀出现了,人们传说他战胜了尘世苦难,摆脱了轮回。他聆听佛陀说法,他的朋友果文达皈依佛门,悉达多还在犹豫。他在路上遇到佛陀,赞扬佛教教义如此完美、紧密、清晰、必然地将世界联系在一起。但悉达多认为,任何人都无法通过教义获得救赎。教义虽好,唯独缺少世尊在众生中独行的经历。也就是说,教义是世尊思考的结果,悉达多想要的是觉悟的过程。盲目接受教义,只是用教义、对佛陀的追随取代了“自我”。佛陀通过参悟获得自由、可敬、平静、坦率、天真、神秘,抵达自我最深处。悉达多也要通过努力抵达自我的最深处。

悉达多没有了拜师求教的愿望。他发现,有一点是教义无法教给的,即“自我”,“自我”才是最求的目标和本质,“自我”是摆脱和战胜的目标。而他对自己一无所知。僧侣、俗世的人都有所属,他却孑身一人。现在,他必须经历自我。他走出原野,进入尘世,不再用怀疑的眼光,不再寻找本质。

他发现世界如此美丽,只是他从未看见,从未感受。他遇到了高贵美丽的珈玛拉。珈玛拉问他有何特长,悉达多说自己只会思考、等待和斋戒。珈玛拉介绍他去给城内最富有的商人做事,以换取钱财、衣服和鞋子。没多久,他就赚了比需要还多的钱财。他乐此不疲地和所有人做生意的游戏,跟珈玛拉学习情爱的艺术,享受尘世欢愉,尽情品尝财富、性欲和权力的滋味。但与此同时,内心里他仍然是个沙门,自觉高人一等。但旁观者的冷静反倒令他更羡慕世人,世人在欢乐或恐惧的世俗生活中充满激情,而他做不到。终于有一天他决定退出这个游戏,他不能再玩下去了。

他回到当时进城时的岸边,长久思考自己的转变。他想到,他作为婆罗门和忏悔者时与“自我”抗争而徒劳无获,是因为太多的知识、神圣诗篇、祭司法则、自我惩罚束缚了自己,使“自我”在他的傲慢、神圣和智慧里隐退。“自我”只是隐退,没有被杀死。任何老师都无法拯救自己,他必须经历尘世,沉迷欲望、权力、女人、金钱,沦为商人、赌徒、酒鬼、贪婪之人,直到内心的祭司和沙门死去,然后痛苦绝望地走到生命尽头,然后从梦中醒来,重新成为满心欢喜的全新的悉达多。

岸边的船夫瓦苏德瓦收留了他。船夫一生在河边度过,学会了河的智慧。河不停奔流,却又永在这里。河没有过去,没有将来,只有现在。河的智慧使悉达多觉悟:一切痛苦、折磨和恐惧都来自时间,人一旦战胜了时间,将时间从思想中抹掉,那么一切困难和敌对就都克服了。以后河边就有了两个船夫。

佛陀即将涅槃,去朝圣世尊的队伍里出现了珈玛拉,一起的还有悉达多十一岁的儿子。珈玛拉在河边被毒蛇咬伤不治而死。现在悉达多身边有个儿子了,他很幸福。他爱儿子,也因此而痛苦而烦恼,因为儿子高傲固执。他不放儿子走,怕他恣意妄为,沉迷享乐和权力,重复自己的错误。船夫问悉达多:是谁使你远离轮回、罪恶、贪婪和愚昧?你父亲的宗教信仰、老师的警示吗?他们能阻止你过自己的生活,玷污自己,承担罪孽,自饮苦酒吗?但悉达多认为,源于天性的爱并非毫无价值,为了爱的欢乐,也要有所付出和忍受痛苦。然而儿子还是逃脱了。

如今,悉达多开始羡慕那些携带儿女的船客了,开始理解、热爱甚至尊重他们。他已不再视这些俗世之人的行为为幼稚,他们为自己而活,不断取得成就、旅行、征战、受苦,他因此爱他们。他在他们的热情中看到了婆罗门。只有一点点缺陷——觉悟,对生命同一的觉悟。智慧是什么,他认识到,是在生命的每个瞬间,灵魂能够思考、感受并融入同一的一种准备、一种能力、一种秘密的艺术。

老朋友果文达渡河,认出悉达多,问了他一个问题:你没有追随老师,也没有追随教义,但应该还是有一些想法和见解吧?悉达多说:我有很多想法,但很难传递给你,因为智慧无法传递。知识可以传递,但智慧不能。你可以发现智慧,运用智慧,还可以通过智慧传递知识、创造奇迹,就是无法用言语表达和传授智慧。悉达多说,智慧只有在自己的经历中获得。在躯体和灵魂经历过罪恶,追求过财富、虚荣,感受过绝望之后,只为了学习爱这个世界,不再将其与完美世界相比,而是让其保持原来的样子,然后爱他、融入他,充满爱意、钦佩和敬意看待世界、我和万物。即使与佛陀在一起,应该爱他的作为和生活胜过他的教义,爱他的姿态胜过他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