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大宋之变

《大宋之变》以司马光为主线,叙述了从宋英宗1063年继位,到1086年司马光去世,二十四年的宋朝历史。二十四年宋朝由盛转衰,堪称大宋之变。

宋英宗继承的是宋仁宗的皇位。宋仁宗在位四十二年,国际方面带领宋朝摆脱了西北边疆的危机,重建了宋、辽、西夏之间的国家关系;国内方面营造了宽容的政治风气,尊重士大夫,容忍并鼓励批评。在他的统治下,宋朝称得上国泰民安,百姓富足。

宋英宗是仁宗的堂侄,仁宗没有儿子,英宗的父亲和仁宗是叔伯兄弟。但是直到仁宗去世之前七个月,才过继英宗为皇子,因为仁宗一直抱着生儿子的期望。

英宗在家排行十三。四岁的时候被抱进皇宫养育,履行为英宗招皇子的任务。八岁的时候召弟成功回家。但不幸后来仁宗的儿子又夭折了。

进进出出皇宫,与皇位忽远忽近的距离以及忽上忽下的落差,在英宗心里埋下了巨大的阴影。他即位之后不是励精图治,而是纠结于给已死父亲赐予怎样的名号,与大臣足足争执了四年后,突然驾崩。神宗继位。

神宗的出身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作为皇子,把父亲的表现看在眼里。作为皇帝的英宗表现不合格,作为皇子的神宗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神宗憋着一口气,登上皇位后,想要证明这一支继承大统是绝对正确的,证明的手段是要成就一番帝王伟业。

有什么比得上开疆拓土更伟大的业绩呢?但是满足大国虚荣、证明自身血统的高贵这样的意图不能公开说的。在御前会议的讲话中,皇帝说:本朝的疆域跟汉唐相比还不够完整,深感耻辱,于是生出开拓之志。

开疆拓土需要打仗,打仗需要钱。王安石恰逢其时地出现了,给了神宗解决财政困难、充实国库、富国强兵的具体办法,神宗惊其为天人,拜为国师。为了打消神宗对变法的种种顾虑,王氏劝皇帝说: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王安石变法的阻力是士大夫阶级,也就是这本书的主人公司马光,以及欧阳修、韩琦、张方平等人。这些迂腐的士人,自以为心怀天下苍生,秉持自己的价值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他们的座右铭。他们不但目无长官,为了自认为的江山社稷顶撞皇上,还动辄以辞官要挟。

他们絮絮叨叨地告诉神宗:国家财政困难,要节流,不可轻举妄动、随便动兵。收复失地跟老百姓有关系吗?并没有。百姓只希望平平安安过日子,不被课苛捐重税,孩子不被拉去塞北战争暴尸荒野,希望过平安的不折腾的日子,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丰年留客有鸡有豚,腊酒虽浑宾主尽欢。

但是皇帝们毕竟不喜欢这种理想主义的独立思考的士大夫,皇帝们需要的是执行力,是工具性的官僚。工具性官僚们不关心一项政策的是非对错,唯上级命令是瞻,具有坚决的执行力。这方面蔡京可为表率:司马光要改雇役为差役,蔡京竟然能够在五天之内给他想要的结果(我怀疑蔡京曾经穿越到未来读过一本叫做《给加西亚的信》的书)。与王安石变法一同改变的,还有“糜然变天下风俗”,士大夫改造成了工具性官僚,北宋前中期朝堂上“异论相搅”的宽容氛围崩解消散。“危辱时代”来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