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寻路阿富汗


如果想要一个和平的世界,包容是必须的,互相理解也不可缺少,根本解决之道是塑造相同的价值观。只有价值观相同的人或国家才会成为真正的朋友。

寻路阿富汗

作者: [英] 罗瑞·斯图尔特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在历史与现实之间
原作名: The Places in Between
译者: 沈一鸣

我的想法肯定过于乐观。只要资源匮乏仍然存在,就会有对资源的竞争,就会有战乱、大面积的饥饿和死亡。科学能够解决以上所有问题。但像科幻小说所说,人的无休止繁殖就像癌症会扩散到整个宇宙。所以除了科学还需要教育,教育使人理性,教育程度的高低一般与生育率成反比。当然教育又是独裁者最恐惧的,正常的教育必然带来反思,带来独立思考、理性思考与批判性思维,这都不利于洗脑,独裁者需要的是无脑的蛆,而不是会思考的人。忘了说,此处教育是指人文教育。

通过作者的视角,我初步理解了伊斯兰文化,也能理解文化的隔阂造成了暴力事件。我们眼中的恐怖分子,在对方看来是圣战者。我能理解差异产生的原因,但是我不否认有文明和野蛮之分。文明指的是对人生命健康、受教育权利、女性甚至是动物的尊重,野蛮则缺乏这种尊重。作者在徒步的过程中收养了一只流浪犬,这种行为在当地是不能被理解的:狗的作用除了看家就是被用来作为食物。

如果想要一个和平的世界,包容是必须的,互相理解也不可缺少,根本解决之道是塑造相同的价值观。只有价值观相同的人或国家才会成为真正的朋友。我认为共同的价值观是存在的,或者说共认的真理存在。往大说是民主自由法治,具体地说是对每一个个体的人人性的尊重,不论性别,种族,年龄,肤色,信仰。作为一个真理主义者,我相信随着教育的普及,信仰只可能剩下一个。

作者在徒步的过程中,生命时时受到威胁。一方面威胁来自于人身安全,那个地方几乎人人有枪,绝对是法外之地。其次的威胁是卫生,没有干净的水源。作者曾经连续几天拉稀,无数次深夜爬起来从睡着的人身上跨过,去雪地里解决。有一次作者几乎确定自己要死在那儿了。但是作者最终只身安全地徒步走完了全程,说明其实在法律达不到的地方,仍然有某种秩序在。

作者之所以安全地度过几次与死神的擦身而过,很大原因是他的机智。每到一个地方,他都要当地长老的介绍信。这样当遇上危险,就可以掏出信来说我是某某长老的客人。另一个重要原因他会说几种不同的阿拉伯方言,熟悉伊斯兰文化。作者是英国人,但是他不敢暴露自己的国籍,怕引起对方的反感,他只称是印度尼西亚人(印度尼西亚是伊斯兰国家)。作者回答问题的方式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对方背着枪或者用枪指着他,逼问他是不是信奉伊斯兰教时,他从来没有直接回答,他说对伊斯兰文化很熟悉。他的安全还因为每遇到一个本当地人,即使对方对他明显有敌意,发现躲不过去他会主动上前履行那一套烦琐的伊斯兰问候语。人并不是天生崇尚武力崇尚血腥的,缺乏的是互相理解的能力,缺乏的是沟通和信息的交流。讽刺的是作者所到之处,几乎没有人对文明世界当时为这个国家投入了几亿美元有所感激(所以精通双方文化的人来做这些事就显得多么必要)。

作者旅行的时间是2002年,911事件刚刚过去一年,美国、英国和西方国家正在阿富汗驻军帮助维持那里的秩序。但这些力量只局限于几个大城市。阿富汗曾经是或者现在仍然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方之一。这个国家地处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间,是恐怖主义的大本营。没有正常的人会选择去阿富汗旅行,而且是独自一人,而且是独自深入到杳无人烟的地方。正是因为你我都不可能去这种地方,所以我要推荐这本《寻路阿富汗》,随作者一起看一看这个恐怖主义的故乡到底是什么样,看看那儿的自然环境、那儿的人以及正在发生着什么。每个人的经历限制了他的知识面和他的理解力,塑造了他的世界观。多经历多读多看才可以以更广的视角、更高的维度来看世界,才不会陷入陷入狭隘固执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