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映的《头脑特工队》中,人类的喜怒哀乐由大脑中5种主要的情绪控制,它们是乐乐、忧忧、怕怕、厌厌和怒怒。尽管只是一部欢乐的卡通电影,它至少说明人类的情绪和判断的产生有深层的原因。《思考,快与慢》这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讨论人所谓的理性固有的缺陷。读完本书,即使你不会对自己的理性产生动摇,也会认识到其相对局限性,认识到每时每刻的情绪、好恶、决策、判断以及幸福和痛苦的感觉,在多大程度上受限于人类几百万年进化而来的原始本能。几乎可以肯定地说,书中根据实验和研究得出的结论,足够让你震惊很多次。本书作者丹尼尔·卡尼曼凭借对决策机制制定问题的研究,获得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这是本头脑风暴的书,值得细读,也值得一读再读。
系统1,系统2
两个系统
系统1和系统2并不是客观存在的,是作者虚拟出的内大脑内的两个较色。系统1为人对外界感知产生的自主而初始的印象和感觉;系统2运用系统的印象和感觉,经过深思熟虑作出决策。系统1是本能的、初始的、无意识的、快速的、活跃的,我们感官接受到的一切信息,都会引发系统1的反应,系统1不需要刻意努力就可产生。系统2是懒惰的、被动的、慢速的、有意识的,系统2的所有运作都需要集中注意力,注意力分散、系统2的运作随之中断。
系统1遇到麻烦,系统2出面解决
系统1自主运行,系统2处于不费力的放松状态。运用我们计算机的专业术语来描述,系统1保持在监听状态,系统2处于待机状态。一切顺利的情况下,系统1产生印象、直觉、意向和感觉信息,系统2接受这些信息并接受系统1的建议,转化为自主行动。当系统1的运行遇到障碍时,会向系统2寻求支持。最简单的例子,你看到2×2会随口说出结果,看到17×24则需要激活系统2来计算结果。
懒惰的系统2
人们喜欢葛优躺不是没有原因的。大脑只占人体总重量的2%,却要消耗高达20%的身体能量。神经系统消耗的葡萄糖比身体其他部位消耗的都要多,而且需要付出脑力活动的成本显然要比葡萄糖高。节能降耗也是人类进化而来的本能,不懂得节能降耗的祖先们,因为太勤于思考而得不到需要的能量被自然淘汰了。这就造成系统2非常懒惰,造成人类心理本能上喜欢能缓解认知紧张的外界刺激。例如我们视觉看到文字的字体、颜色、排版会影响我们的判断,我们听觉听到的辞藻、韵律也会影响我们的判断。明白以上道理,你就能理解为什么莆田系医院外表上比正规医院还正规、高级骗子都是西服领带普通话了。听到学生们做字迹模糊不清的试题正确率更高,以及朗朗上口的股票股价更高这两个实验研究结果,想必也不会那么吃惊吧。
自我耗损(ego depletion)
如果你必须强迫自己去做某件事,而此时这件事又面临一个新的挑战,你就会很不情愿或是根本无法进行自我控制。 由此想起quora上看到的一个有趣的心理学现象:如果一名顾客独自购物,在某件商品前犹豫不决买还是不买,这时他如果被打扰到(无意中的碰触,或“借光我过去一下”),十有八九会放弃这件商品。掏钱购物的决策要系统2参与,需要损耗能量的,这时被干扰到,系统2的惰性使然,会放弃评判的决策的努力。
联想与启动效应
联想是系统1的功能之一。给你几个不相干的词,你的系统1会迅速地在大脑中遍一个故事出来,快到你不一定意识到。而且大脑的联想会引起身体的反应。所以现代认知科学家认为,人不只是用大脑思考,也用身体思考。大卫·休谟认为联想有三个原则:相似性、时空相接以及因果关系。启动效应很神奇而且有趣。一个启动效应的经典案例是,两组学生从词组中挑出单词组句子,一组学生词组中有一半含有与老年人有关的词汇。实验结束后,两组学生又被叫到大厅另一头的办公室参见另一个实验。神奇的事情出现了——那些以老年为主题造句的年轻人比其他人走的慢得多!老年词组使这组学生想到了年迈,年迈的想法催生了年迈的行为,即缓慢行走。这一切的发生都是无意识的。另一个经典的案例是,拿支铅笔放在齿间几秒钟(这个动作让你脸上有了微笑),会让实验者心情好起来(当然,实验者自己没有哦意识到)。也就是说,思想影响动作,而动作也会反过来影响思想。
认知放松与认知紧张
感觉到熟悉、真实、良好、不费力会引起认知放松,反之使人处于认知紧张状态。任何使联想机制运行更轻松、顺利的事物,往往使我们心生偏见。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不断重复的谎言,使人们很难对熟悉感和真相加以区别(权威机构、营销商和专制独裁者深谙此道)。怎样使别人接受错误的信息?任何环节认知紧张的做法都会有帮助:让字迹更清晰、印刷在质量较好的纸上、文字背景间高反差、语言简洁易于记忆、公司名字朗朗上口等。认知放松的案例之一是重复曝光——只要不断重复接触就能增加喜欢程度的现象,这一现象适用于动物,当然也适用与人类。
因果关系与宗教起源
因果性直觉是系统1的另一个功能。我们天生就有将结果与原因相联系的倾向。例如你这天出门踩到狗屎,公交车没赶上,工作中被上司训了一顿,你也许会认为这天运气很背,坏运气导致一系列不顺的结果。因果性直觉的特点可以解释大部分人类社会中的荒谬现象。我最先想到的例子是彩票中奖数字曲线图。心理学家保罗·布鲁姆发现,人们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感知完全不同,所以我们才可能对没有灵魂的身体和没有身体的灵魂进行想象。
确认偏误与光环效应
不管多么荒谬的陈述,在理解这个陈述之前,系统1会首先试图相信它。联想记忆的运作是导致确认偏误的原因之一。系统1的联想机制产生建议,确认偏误不加批判地接受建议。喜爱(或讨厌)一个人就会喜爱(或讨厌)这个人的全部——包括你还没有观察到的方面——这种倾向就叫做光环效应。人人都知道第一印象很重要,为什么?因为我们对一个人性格特征的观察顺序是随机的,然而顺序的确很重要,因为光环效应注重第一印象,而后续信息在很大程度上都被消解掉了。在团体决策中,消除光环效应的一个方法是独立判断原则。例如,在开始讨论某个问题之前,先让与会者各自写下简短的意见阐明自己的观点。
眼见为实误区(WYSIATI, What you see is all there is)
联想机制一个最基本的结构特点是,它只能回忆起已被激活的观点。无法从记忆中获取的信息可能并不存在。系统1善于提取当前激活的想法来构建最可信的故事情节,但它不会(也不能)提取本系统中根本不存在的信息。 眼见即为事实的理念有助于达成连贯性和认知放松的状态,从而使我们相信狗哥陈述是真实的。有时候,我们拼凑出的连贯情节与事实无限接近,完全可以用来支持理性活动。有时候我们会陷入眼见为实的误区。当今,碎片化信息泛滥的时代,眼见为实误区每时每刻无处不在。你在微博、微信上看到几十个字,联想机制会自行补充缺乏的情节与场景,构成一个连贯的故事。事实又往往与你所以为的有很大不同。例如,最近的那个诈捐事件,网民愤怒的原因是不是可以利皆为因为事实与网民一厢情愿构建的故事不同而对自己无能的愤慨?眼见为实误区可以对下列偏见作出解释:过于自信、框架效应、比率忽略。
目标问题与启发性问题
目标问题是你想要作出的评估;启发式问题是你绕开原来的问题去回答的那个更简单的问题。对于有难度的问题,总是很难快速找到令人满意的答案,此时系统1就会找到一个相关问题来回答,这个问题比原来的问题更容易作答。思维发散性可以使懒惰的系统2摆脱很多繁琐的工作,快速找到难题的答案。思维发散性的自主过程和强度匹配可以使能映射到目标问题的简单问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
启发法与偏见
大数法则与小数定律
尽管大样本的结果比小样本更精确,没有受过统计学训练的人往往受到小样本的迷惑,以致于得出错误的结果。系统1不善于质疑,它往往抑制不明却的信息,不由自主地将信息处理得尽可能连贯。除非该信息被立科否定,不然它引发的联想就会扩散开,仿佛其千真万确。系统2能够提出质疑,因为它可以同时包含不相容的多种可能性。然而,保持这种质疑会比不知不觉相信其真实性更加困难。小数定律是普遍性偏见的一种表现,即对事物的信任多于质疑。 问题根源之一是,我们常常夸大所见事物的相容性和连贯性。联想机制会搜寻原因,但对随机事件作出因果解释必然是错的。对随机性的广泛误解现如今仍然普遍存在,例如“投篮顺手”,如彩票出现的数字,如算命与星相学。启发效应下,你的思想或行为也许会被完全不曾留意的刺激所影响,甚至会被你完全没有意识到的刺激所影响。
锚定效应
人们对某一未知量的特殊价值进行评估之前,总会事先对这个量进行一番考量,此时锚定效应就会发生。锚定效应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你去批发市场买东西,成交的价格会受到卖方要价的影响。成交的价格,是价格锚定值的调整。下面两个问题:甘地去世时比144岁大还是小?及甘地去世时多少岁?,144岁这个大得离奇的数字会对你的估测产生影响。“你的左腿是否微微麻木了?”这个问题会使相当多的人回答说他们的左腿确实感到异样。暗示就是一种锚定效应,而暗示的概念已经明确:它是一种启动效应,它会有选择地找出相应的证据。商家很喜欢使用锚定效应(尽管他们自己也许没有意识到),同样的商品,例如,限量销售会比不限量销售卖得更多。
可得性启发法
可得性启发法就是用一个问题替代另一个问题:你希望估测某一范畴的大小或某一事件的概率,但你却会提到自己想到相关实例的轻松程度。大学女生失踪案件比一般女性发生率更高吗?错。你认为大学女生失踪率更高只是因为你通过媒体了解太多类似的案件,而普通女性失踪的案件媒体并不报道。飞机实事后短时间内选择乘飞机出行的人会大量减少,实事上飞机事故发生率比普通交通工具低的多。可得性偏见会影响我们对自己或他人的看法。你认为自己处事果断吗?列出6个你认为果断行事的例子,然后评判你有多果断。要求你列出12个呢?这个实验的结果是:列举了12件事的人比只列举了6件事的人相比认为自己不够果断!自我评估是由事件呈现在脑海中的轻松成都来衡量的,轻松想起某件事的体验比想起事情的数量更重要。
焦虑情绪与风险政策设计
可得性启发法会影响你的判断,如果牵涉到个人情感则会产生焦虑情绪。我们对事件发生频率的估测也会受到制剂接触这些信息的频率与个人情感强烈程度等因素的影响。这个道理可以解释小概率的风险事件如何演变成公共危机。美国有艾拉恐慌与拉夫运河事件,我们则有最近的疫苗事件。一旦公众因可得性启发法引起恐慌情绪,事实真相不再重要,此时立法者和政府对民众的无理要求往往会反应过度(想想疫苗事件中被处理的357名公职人员多么冤枉)。在社会大背景下,“所有的启发式都是平等的,但可得性相比而言更平等。”效用层叠(availability cascade)是一连串自持事件,它可能开始于相对次要的事件的媒体报道,然后会引起公众恐慌和大规模的政府行动。疫苗事件中,澎湃新闻最初推送疫苗案新闻的标题,关系民众生命健康的“疫苗”与涉案金额“5.7亿”抓住了公众注意力,这部分注意力进而变成公众激愤与焦虑,情感反应的本身又推动媒体跟进报道,继而产生更大的焦虑,波及面也更广,此时,没有人再关注涉事疫苗是一类还是二类、脱离冷链运输对疫苗质量的影响、涉案金额计算的方法等真相,所有的澄清都有“欲盖弥彰”的嫌疑。值得注意的是,层叠效应循环也会因“可得性专业户”(专门负责连续不断地散步扰乱民心的个人或组织)的刻意操纵而加速运行。以上事件说明,我们的大脑解决小风险的能力有一个基本限度:要么完全忽视风险,要么过于重视风险,没有中间地带。效用层叠是真实的,它已经产生并将继续产生公共危机,已经影响并将继续影响公共决策,进而扰乱公共资源的分配。
依据典型性作出预测
依据典型性作出预测很普遍,但在统计学上这一做法并非最佳选择。在大多数情况下,表现友好的人实际上也很友好。**又高又廋的职业运动员很可能是打篮球而不是踢足球的。**这种典型性启发得出的预测有可能是对的,其他情况下这种预测是错的,因为典型性启发会造成误导,尤其会使人们忽略基础比率信息、找错预测方向。典型性的第一宗罪是,它过于喜爱预测不可能发生的(低基础比率)事件。例如,地铁里有人在看英文报纸,哪种情况与读报者更吻合?1.她有博士学位。2.她没有大学文凭。典型性的第二宗罪是它对证据质量不够敏感。这儿有眼见即为事实原则在作祟。可以利用贝叶斯定理来约束直觉,关于这个定理:一,基础比率十分重要,即便是在手头的案例已有证据的情况下依然如此;二,通过分析证据得到的直观印象通常都会被夸大。眼见即为事实与联想一致性的结合易使我们相信自己编纂的故事。
合取谬误与少即是多的逻辑悖论
通过直接比较,人们总会认为两个事件的联合出现比只出现其中一件事的可能性要大,此时就出现了合取谬误。即使你对合取谬误有了了解,也很难避免这种错误。“貌似合理”会引起合取谬误。预言家总会对其客户设下陷阱:对情节加以详述会使其更可信,却不可能成为现实。
思维定式
系统1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它代表了范畴规范和原型范例。这样的规范和范例决定了我们怎样看待事物,因为我们会在记忆里存储与所有这些范畴的事物或人相关的一个或多个“规范的”典型形象。当这些范畴具有社会性时,这些典型形象被称为思维定式。帮助实验的结果,证明当某人知道他人也听到了同样的求救信息时,就会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变小了。实验设计者结论中耐人寻味的一句话:这些受试者不愿从普遍现象中退导出特殊性,这一点与他们愿意从特殊现象中归纳出普遍性如出一辙。
回归平均值
这仍是因果关系战胜统计数据的例子,人们总是倾向于把不可避免的随机波动与因果解释联系起来。一些科学家“最喜爱的公式”是:成功=天赋+运气;巨大的成功=更多的天赋+更多的运气。回归现象的意义不亚于发现万有引力。我们的思维常会对因果关系的解释带有很强的偏见,而不善于处理统计数据。当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事件上时,相关的记忆就开始探寻其原因——我们会对所有早已存在于记忆中的原因进行自动搜索。你在新闻上看到一则标题“抑郁儿童喝了某种功能饮料,他们现在的情况在3个月内得到很大改善。”更有可能的是,他们只不过回归平均值而已。
直觉性预测偏见的纠正
正确做出无偏见预测,应以直觉为基础但削弱直觉的影响,使之回到平均值。缺失纠正的直觉带有偏见。偏见的纠正过程:
- 确定基准线
- 直觉预测
- 做出预测,这种预测在基础比率和直觉性反应之间充当媒介
- 信息没有价值,坚守基准线
- 极端情况下,坚守自己最初的预测
- 一般情况下,给出介于两者之间的选择
过度自信与决策错误
“知道”与后见之明
人们喜欢故事。好的故事为人们的行为和意图提供了简单且合乎逻辑的解释。光环效应通过夸大评估的一致性来保持简单和连贯的逻辑。引人入胜的故事必然使人产生某种错觉。如谷歌成功的例子,然而筏夫的成功才真正值得佩服,因为筏夫成功渡过暗礁才需要技巧而不是运气。此处眼见为实原则又在起作用。后见之明:根据发生过的事来改变个人想法的认知错觉。后见之明的偏见对决策者的恶劣影响之一是——以结果好坏为判断标准。这种结果偏见导致结果越糟糕,后见之明越严重。这种事后评估的恶果,是当事者极不愿意冒风险,怕出事(这又让我想到食品药品的监管)。现代成功学的实质是:光环效应+结果偏见。但成功学的书仍然畅销,因为大脑需要成功的简单信息。
未来不可预测
主观自信与专业文化为认知错觉提供了生存的土壤。自信实质上是处理信息时的认知放松。专家预测的准确度有时候比不上扔飞镖的猴子。人们习惯于根据过去的连贯性叙述来预测未来,但未来能够预测吗?历史研究中有一个词“历史的进程”,这个词本身就蕴含秩序和方向的含义,所以是错误的。历史没有规律,没有方向。如果细读历史就会发现,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往往由运气决定。
直觉判断与公式运算
专家预测比不上简单的运算准确。专家预测错误的一个原因是预测时总会将问题复杂化,另一个原因人们很难对复杂信息的判断达成一致。一个运算公式通常可以和理想化的公式媲美,与专家的言论相比更胜一筹。有一个令人难忘的例子,道斯通过一个简单的公式来预测婚姻的稳定性:做爱的频率减去争吵的频率。
什么时候可以相信专家的直觉
预认知决策模式=直觉=大脑的常规活动。环境有规律可循,专家直觉才可信。守门员扑住飞来的球,飞行员在飞机故障时的应急处置,这种直觉来源于平时的无数次训练,而所处的是熟悉的环境。专家离开所熟悉的领域,直觉就不再可信(如钟南山院士在多个领域的大放厥词)。在没有规律的环境里,如股票、政治,直觉不在发挥作用。
外部意见
比起外部意见,人们更倾向于相信内部意见。过于乐观的规划谬误随处可见。减少决策错误的有效方法是接受外部意见。看轻或是忽略分布信息的普遍趋势可能是预测产生错误的主要原因。因此,计划者应该尽力划分出预测问题的类别,这样才能充分利用所有能够获取的分布信息。通常步骤是:
- 识别对应的参考类别
- 获取参考类别的统计数据
- 如果有特别原因说明这个项目多少会比同类项目的乐观偏差更为明显,则可使用此例的具体信息对基准预测进行调整
乐观主义
要小心一种乐观主义:系统1的眼见即为事实特征产生的乐观主义。主观自信是由人们构建的连贯的故事决定的,而不是由支持它的信息质量和数量决定的。一种客服乐观偏见的方法是——事前验尸。
选择与风险
期望效用理论(expected utility theory)
伯努利的观察:大多数人都不喜欢冒险(即不喜欢接受最不可能的结果),而且,如果在期望值相同的风险收益和确定收益中做选择,他们会选择确定收益。伯努利指出,财富的边际价值递减现象可以解释风险规避问题——人们愿意选择确定事件而非具有相同或稍高预期值的风险收益。效用函数解释了为什么是穷人买保险,富人卖保险。伯努利观点的错误之处是,金钱带来的快乐是由财富的变化决定,而不是由界定其参照点的不同财富现状决定。
前景理论与损失厌恶
损失厌恶:人们对亏损的反应比对盈余的反应大的多。在实验中估计的“损失厌恶系数”通常在1.5~2.5之间。
禀赋效应与市场交易
无差异曲线表明:第一,人们的偏好并不是一层不变,他们会随着参考点发生变化;二,改变的不利之处比有利之处更突出,其有利之处包括对倾向于现状的偏见。实验表明,人们不愿意割舍制剂已经拥有的东西。葡萄酒和门票都会产生禀赋效应,出售会产生厌恶损失,放弃一瓶酒的痛苦>同价值得到一瓶新酒的乐趣。厌恶损失是热门不愿意走出安乐窝的原因吗?一般来说,拿来使用(消费、享受)的东西会带来厌恶损失,拿来交换的商品则不会带来。
公平性
损失厌恶是人类进化得来的本能。人类的大脑和其他动物的大脑都包含一种机制,这种机制会优先考虑不好的消息。对威胁型信息,大脑的反应很迅速。小脑扁桃核是大脑的风险中心,威胁性感觉可绕过视觉直接抵达大脑处理情感的区域(这就是神秘的第六感吗)。一只蟑螂可使一碗樱桃不再诱人,而一个樱桃却对一碗蟑螂不起任何作用。负面情况在众多方面都可战胜正面情况,而且损失厌恶是负面占优势的典型例子之一。我们为什么不愿意改变现状?因为避免损失的动机和获得收益的动机强度并不对称。损失厌恶还揭示了防御者更容易成功的秘密。
结果可能性
从无到有的转变为可能性效应,如从0提升至5%.从95%提升到100%是另一种实质性改变,也会产生巨大影响,称为确定性效应。可能性效应中,即使只有5%截肢的可能,也是个噩耗,其痛苦程度要远大于10%截肢可能的一半。可能性效应中,我们更看重风险,更愿意花比预期价值更多的钱将其排除掉。过于看重很小的概率,使风险和保险政策更具诱惑力。
被过分关注的罕见事件
人们总是过高估计罕见事件的概率,在做决策时过高权衡罕见事件。过高权衡不可能事件是系统1的特点,系统2无法停止系统1的运行。效用理论:概率=决策权重;前景理论:概率对决策权重影响小。人们对情感相关的结果出现概率敏感度很低,生动的细节会降低概率敏感度。相对概率使小概率事件得到更大权重。
宽框架与窄框架
宽框架=综合决策;窄框架=简单决策。我们有效的大脑很难达到逻辑一致性的理想状态,因为我们易受眼见即为事实影响,不愿动脑筋。人们总是在收益状态下避免损失,亏损状态下愿意承担风险。所以好的投资人不会每天查看股票行情。因为损失厌恶,看到低额损失带来的痛苦远大于收益带来的快乐,而频繁的痛苦不利于理性的决策。窄框架总是伴随偏见,宽框架会考虑外部意见。
心理账户
沉没成本悖论导致人们在不被看好的事情上浪费了太多时间,例如不幸福的婚姻、没有希望的研究项目等。后悔是一种情绪,也是一种自我惩罚,是由替代现实的可用性引发的反事实情绪。人们往往因为害怕将来后悔而作出不理性的选择。人们对由于不采取行动而导致的结果,会比因行动而产生的结果有更强烈的情绪反应(包括后悔)。后悔是后见之明的偏见。因怕将来后悔影响现在的理性选择,合理吗?而且,预见的后悔的感觉往往比实际体验的更深。
善用框架效应
逻辑上相同的陈述因为联想机制会引发不同的反应。如两种同一逻辑的不同表述:1.第一个月的存活率是90%;2.在第一个月的死亡率是10%. 上述就是框架影响的例子。在生活中决策时,要弄清决策是根据现实作出的,还是根据情绪作出的。大多数人被动的接受在框架下的决策问题,而不会发现偏好是受框架带来的而不是根据现实得来。说起来难以置信,某些重要的决定是受该情况下无关紧要的特征控制的,如器官捐献。
两个自我
体验效用与决策效用的不一致
埃奇沃思的手术痛苦实验带来连个不可思议的结果,患者对痛苦的记忆与患者实际体验到的痛苦并不一致。峰终定律(peak-end rule)与过程忽视(duration neglect)。这个结果对医疗机构的有益提示是:1.目的是减少患者的痛苦记忆;或2.目的是减少实际体验到的痛苦。这也是经验自我与记忆自我的不一致,经验自我会问自己“现在疼吗?”,记忆自我则会问“总体如何?”举个简单的例子就很明了,听一张动人的唱片,结束时唱片有划痕,很短的噪音没有毁掉你欣赏音乐的体验(因为你之前一直在享受音乐),毁掉的是你听唱片的记忆。混乱的体验以及对此体验的记忆是种认知错觉,而这种对体验的替代让我们相信过去的体验是可以被消除的。经验自我无法表达自己的感受,记忆自我有时又是错的,但记忆自我可以记录体验并掌控我们从生活中学到的东西,而决策正是据此作出的。我们从过去的经验中学到的就是储存记忆,这么做未必是为了未来的体验,这就是记忆自我的专制性。 有趣的冰水实验也验证了经验自我与记忆自我、体验效用与决策效用的不同。实验中的偏向是少就是多的另一个例子。经验自我评估曲线下面的区域,记忆自我保存有代表性的感受。老鼠电击实验也表明,电击持续时间对恐惧没有任何影响,有影响的是电击产生的痛苦程度。只有电流强度会起作用,增加电刺激的持续时间不会使动物更多感受到这种快感。记忆的两个原则:过程忽视和峰终定律,导致的结果是决策与体验不协调。记忆≠体验——>决策依靠记忆——>决策与体验不协调——>对未来的感觉是错的。我们希望痛苦的时间缩短,愉快的时间延长。然而我们的记忆(系统1)已变成痛苦和快乐的最强烈感受(高峰时)以及感受结束时的自身感觉,忽视过程的记忆不会带来长期的愉快和短暂的痛苦。
人生如戏
比起整个人生,我们更在意人生的结局。传说,小说,戏剧,电影,故事所关注的往往是有意义的事件和值得珍藏的时刻,而非时间的流逝。关怀某个人通常提现在关心这个人故事的完整性而不是他的感觉。这一点进一步证实了过程忽视与峰终定律,以及少即是多效应。你更注重记忆?还是体验。现代人们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式的旅行,说明储存记忆是人们旅行的主要目的,整个目的会影响我们的旅行的体验。可以用以下方式评估你的经验自我与记忆自我:“在假期结束之前,你拍的所有照片和视频将被全部销毁。另外,旅游结束后,你会服下一剂药,这种药会消除你关于这次旅行的所有记忆。”你还会旅行吗?
思考生活
个人关于幸福感的评价取决于少数极易想到的观点,而并非对生活中所有领域的仔细衡量。经验自我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总体取决于性情的遗传。根据调查,人在年轻时为自己定下的目标不同,几十年后的结果会有很大不同。目标会影响年轻人将来要经历的事,他们的未来及对生活的满意程度。你幸福吗?这是个伪问题,回答只会(大部分)来自记忆自我,经验自我被忽视。人们所关注的任意方面,在对幸福的整体评估中都被放大了。这来源于聚焦错觉。生活中的长期状况只在部分时间会对人们的状态产生影响,即人们关注这些状况的时候。所以,你买大房子、豪车的快乐并不会持续太久。以某个生命最后的时刻来评判整个生命,或在评判哪种生命更为理想时,完全忽略其过程是没有道理的。过程忽视和峰终定律,导致人们偏爱享受短暂而强烈的快乐;另一种结果则是害怕短期强烈的疼痛,对长时间但较轻微的痛苦却容易接受;记忆自我对过程的忽略,对峰终和结局重要性的夸大,以及对后见之明的怀疑共同作用,歪曲地反映着我们真实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