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安装ubuntu中碰到的一个小问题与禅

前天更换电脑,安装了ubuntu16.04 LTS。网络环境需inode拨号上网,安装inode客户端过程中遇到了问题,用了一天半的时间解决了。由此想起今年读过的那本《禅与摩托车维修技术》,以下是对这个过程的记录与反思。

信息化与网络方便工作与生活的同时,也使人懒惰。譬如我,遇到问题第一反应是谷歌,搜到答案依葫芦画瓢地照搬过来了事,好像问题排除的过程只是个体力劳动,不需要大脑的参与。因此也越来越依赖谷歌与各种技术问答网站如askubuntu与stackoverflow,一旦不能上网则完全手足无措。

这次开始安装inode就遇到这个问题。上网要用inode拨号,安装inode报错,找到解决的方法要上网搜,上网要用inode拨号……。无奈只能把报错信息保存到局域网共享上,再用另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搜答案。我已经懒惰到这个令人发指的地步——复制黏贴报错信息,连报错信息内容是什么都懒得细看。这次搜索过程没有那么顺畅,因为别的电脑不能科学上网,而且好像国外较少用到inode,所以类似的解决方案根本找不到。

没有办法,我开始仔细研究报错信息。信息里指明可以用两个命令进一步查看详细的出错情况。我耐着性子一一运行。日志文件显示:安装过程开始顺利,服务正常启动,但最后因找不到一个文件而出错。我反复确认这个文件,的的确确是在这个目录之内的,怎么能红口白牙地说不存在?再搜,在stackoverflow上找到了答案,在64位ubuntu系统上运行32位程序,会遇到这种情况。对啊,我安装的是64位ubuntu,而原来电脑是32位,所以这个安装包能在原来电脑上工作,而在新电脑上罢工。

找到原因就好办了。联系华三售后服务,证实我这个版本的安装包是32位的,发给我最新的支持64位系统的安装包。然后下载、安装、解决了一个小故障后,拨号,输入用户名密码,认证成功,ok。

回想整个过程,如果开始就认真地查看报错信息,根据信息提示查看文档,分析原因,可以少花一些时间,少走些弯路。想节约时间,走捷径,反而欲速不达。我们总是定下一个目标,然后匆匆忙忙地实现它,到达之后又奔向下一个目标,想起罗伯特·梅纳德·波西格在《禅与摩托车维修技术》中所说:

我并不想仓促行事,因为仓促本身就是20世纪最要不得的态度,当你做某件事的时候,一旦想要求快,就表示你再也不关心它,而想去做别的事。

这部书中,罗伯特父子与约翰夫妻搭伴骑摩托车旅行。罗伯特信奉理性,喜欢研究摩托车,对这个结合金属与电器原件的大家伙,仔细地保养呵护,使摩托车保持最佳的状态。约翰夫妻对科技技术敬而远之,遇到小故障就一筹莫展:

约翰与思雅薇一样,虽然想运用科技的成果,但是却不愿和它发生任何关系。或者说他们之间的确有关系,但是他们都没有投身其中,而保持冷淡疏离的态度,他们参与了这方面的工作,但是却没有真正地关心它。

摩托车把手坏了,罗伯特与约翰看待这个问题的区别是:

我从理智、知识的角度去看修理把手的问题,其中牵涉到金属的所有科学上的特性。而约翰却从直觉和当下的角度去看待它。我是从内涵着手,而他却是从物的表象开始。我看到的是这个铝片的意义,而他看到的却是这个铝片的外观。 约翰看到摩托车的时候,只看到各种不同的结构,于是就厌恶它,然后拒绝进一步的接触。但是在我的眼睛里,我却看到设计者的理念。约翰认为我接触的是各种零件,实际我接触的是各种观念。

遇到问题,目标肯定是解决它,那么能不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收获什么?这次安装inode遇到的问题中,通过一点波折,不但找到了解决方案,顺利安装成功并上网,伴随的还学会如何查看安装过程、启动过程的日志,弄清了ubuntu32位与64位环境下程序运行的区别。做任何事情,定一个目标,然后实现,是实现目标重要?还是实现目标的过程重要?这就譬如去某个地方旅游,只是为了去那儿晃荡一圈,拍个照片在朋友圈炫耀一下?还是享受从查地图做攻略,订酒店订车票,到疲惫的返程这整个过程?

他谈论的话题永远是别的事和别的地方。他的人虽然在这里,但是他的心却不在这里。因为他拒绝活在此时此地,他想要赶快爬到山顶,但是一旦爬上去之后仍然不快乐,因为山顶立刻就变成”此地”。他追寻的,他想要的都已经围绕在他的四周,但是他并不要这一切,因为这些就在他旁边。于是在体力和精神上,他所跨出的每一步都很吃力,因为他总认为自己的目标在远方。

人们(至少是我自己)总是容易重视结果,忽视过程;重视将来,怀念过去,忽视现在。事实上,有且只有现在才是真实的。过去的只存在于电脑皮层神经元的微弱的电磁信息上,将来仍在虚无缥缈之中。科幻小说和穿越剧再精彩,也改变不了时间是且永远是一维的这一物理事实,像总是累积增加的熵不可逆。一个个目标好像是人生里程中的一个个路标,从一个路标到下一个路标,一个个过去,直到到达最后一个。许多人这么机械地走完全程而一无所获。书中特别将现代教育制度作为例子:

学校教你去模仿,如果你不模仿,老师就给你很差的分数。 而在大学里,情况就复杂多了,你必须要让老师觉得,虽然你实际是在模仿,但是表面上并没有模仿。你就是吸收老师指示的重点,然后再走自己的路。这样你就能得到高分。而原创的学生则可能从最高分到最低分都有,整个学校的价值评估都反对创意。

难道不是很精辟吗?整个教育就像一个大模具,模具里制造出来一个个知识精英。可是只模仿还不行,还要有创意,表明有自己的观点。高度的模仿+适当的创意=好学生。在这种机械的制度下:

学生最大的问题就是,因为多年来胡萝卜和鞭子的教育方式,造成了他思考上的惰性。就好像一头驴子:”如果你不打我,我就不工作。”如果没有人鞭打它,它就不会工作。而训练它去拉的文明的车子,很可能就会因此而走慢了一点。

先哲们对于知识与智慧的热爱,到现代的学校里成了对知识枯燥的填鸭式灌输,知识与智慧本身的意义荡然无存。真正的学习是对未知的好奇,对知识的渴望,对智慧的追求;真正的学习不一定在学校,不需要谁来强迫,也不要谁来考核。罗伯特在书中描写了理想中的学习情形,一个学生因厌学而辍学,去从事机械有关的工作:

短则六个月,长则五年,很可能会产生变化,他对自己每天机械化的工作愈来愈不感兴趣,过去被学校的理论和分数所压抑的创造本能,现在很可能因为工作的无聊而被唤醒了。他花了数千个钟头去解决机械方面的问题,因而对机械设计愈来愈有兴趣。他可能想要自己设计机器,因为他相信自己会做得更好,于是尝试改造一些发动机。成功之后,就想要更大的成功。然而这个时候,他可能会遇到瓶颈,因为他没有理论基础。这个时候,他就会发现以前自己丝毫不感兴趣并觉得一无是处的理论,现在变得有一些值得敬重之处。 于是他就会回到没有分数也没有学位的学校里,这时他变了,不再为分数而来,而是为了追求真正的知识。他不需要别人强迫他去学习,他的动力来自于内在。这个时候,他就是一个自由的人,他不需要许多训练的督促。事实上,如果老师上课的态度松懈,他很可能会唐突地问许多问题去鞭策老师,于是他就会常常来上课,即使花钱也在所不惜。

书里关于学习的论述真道出了对知识追求的真谛。如果对知识追求的过程中不能享受乐趣,那整个学习过程无疑是种痛苦的折磨。一旦学习目的达到,所灌进去的知识也就会像垃圾一样被很快遗弃。

超越知识,作者提出良知的概念:

任何经由思想所意识到的总是存在于过去,因而都不真实。所以真实总是存在于你所看到的那一刹那,且在你还没有意识到之前。这种在意识之前的真实,就是斐德洛所谓的良质。由于所有经由思想所认知的事物必须来自于这一段思考前的真实,所以良质是因,而果才是所有的主体以及客体。

传统的知识只是一些记忆,只是一些过去的前沿。前沿上没有主观,也没有客观,只有良质的轨迹一路在前,如果你没有衡量价值的方法,没有认知良质的方法,那么整列火车就不知该往何处去。……斐德洛认为,在你意识到纯粹良质的那一刹那,甚至无所谓意识的时候,也就是与纯粹的良质相遇的那一刹那,无所谓主观,也无所谓客观。先有了纯粹的良质,接着才会意识到主体、客体。

对整个良知,我的理解是:知识+真善美。要达到良知的状态,要通过内心的宁静,而禅是达到宁静的途径之一,这正是本书的主题:

而最后真正重要的,就是要达到内心的宁静,除此之外别无他物。因为只有内心宁静,我们才能觉察到良质的存在,它超越了浪漫和古典的认知,将两者融合为一。无论进行任何工作,都必须具有良质。要想具有鉴赏力,了解如何完成高级的工作,体会和工作融为一体的感觉,就要培养内心的宁静。如此一来,良质才能出现在你的心中。

关于宁静:

宁静。它涉及到一种自然的态度,让人与周围的环境完全融合在一起。

佛教的禅宗提倡打坐,就是要使人物我两忘。而在我所提到的摩托车维修问题上,你只要专注地修理车子,就不会出现物我对立的情况。

内心的宁静会产生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价值观就会产生正确的思想,正确的思想就会产生正确的行动,而采取了正确行动的工作,便可使别人从中看到做事人内心的宁静。

一个人如果能够在安静当中,真正看见、听见、感受到真实的宇宙,而不是一些八股的思想,他必然会充满了进取心。进取心不是某种稀奇古怪的东西。

宁静之下,自然开始追求良知:

如果有的人工作很枯燥–或者手中的工作迟早都会变得很枯燥–为了让自己过得愉快些,他会开始选择良质,然后悄悄地为自身着想而追寻这个目标,因此使自己手中的工作变成一种艺术。他很可能会发现,自己成了一个更有趣的人。而对他周围的人来说,他也不再是物体,因为他选择了良质。不只他自己和工作受到影响,在他周围的人也会逐渐改变,因为良质会像水波一样荡漾开来。他手中的工作具有良质,于是会让人有不同的感受。感受到的人会觉得这种感受不错,就可能会把它传播给别人,这样一来良质就会不断繁衍开来。

这是一本探讨现代科技社会之下哲学的书。几天前在微信科学公园公众号上看到一篇观点极端的文章,说科学技术发展以后,哲学已经没有任何存在的价值。是啊,在人类文明蒙昧的时候,神话之于史前时代,宗教之于封建时代,哲学之于工业革命之后,都是有必要的。那么在科技技术极端发展之后呢?哲学还有无存在的必要?我以为不但肯定需要,而且不可或缺,因为科技再发达,也无法解决真善美和价值观的问题,即便有一天人工智能会出现,它也不会理解公正和正义,自由和平等为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