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华山游记(上)

华山爬山记录,第一天。

接到去西安培训的通知,第一个念头就是培训完后要去爬华山,且连返程的车票都是预订的华山站的。机会来的偶然,对华山却觊觎已久,因为仰慕华山的险峻。但单独去爬华山又不现实,所以机会来的正逢其时。在网上查华山那几天的天气,一片太阳,太好了。按照我制定的计划,20日培训结束后,21日一早从西安火车站坐游1去华山,自玉泉院开始爬,当晚在西峰看落日,住在东峰,次日在东峰看日出,然后慢悠悠地取智取华山路下山,晚上坐火车返回。但以自己的中年发福缺乏锻炼的身体,能不能胜任爬上爬下,心里可没底。

21日早上起床后第一个坏消息,是手机备用电池没充满电。原来墙插电路和电视相连,关闭电视电源后墙插也没电。这破宾馆。第二个坏消息是——出门一看,下着小雨!晕,昨晚查的天气还是晴。没办法,和临时搭伴爬山的伙计一起,急急忙忙去火车站坐8点发车的游1。游1在火车站广场东侧,很好找。从西安到华山近两个小时的车程。下车十几分钟步行到玉泉路,在山下小超市买了手套后,爬山开始啦。爬华山手套是必须的,因为华山路险,爬的过程中需时刻抓住路边冰冷湿滑的铁链。

玉泉路上遥望华山

玉泉院为园林建筑,背依华山,四周古木参天,院内有一泉,泉水甘甜清冽。相传唐朝金仙公主在山上镇岳宫玉井中汲水洗头,不慎将玉簪掉入水中。返回玉泉院后,用泉水洗手时无意中找到了玉簪,方知此泉与玉井相同,于是赐名此泉为玉泉。玉泉院因此得名。(百度百科)

玉泉院

玉泉院内无聊看报的道士

爬山需穿过玉泉院。走了十几分钟之后,始到华山门。买票进山,票价¥180,实话说是够贵的。票是华山、西岳庙、仙裕三个景点通票。

华山门

登山开始了。此时天气始终飘着毛毛细雨,往上看,一片雾蒙蒙。左边的山涧溪水水流不大,但叮咚的声音在山谷中回响,一路相伴我们爬山的前半程。

爬山开始啦

山路尚平缓,蒙蒙细雨继续下,这样走了一个多小时,感觉斜挎的包和手提包越来越重,汗水渐渐浸湿衣服。斜挎包里是件羽绒坎肩、洗漱用品和培训材料,手提包里吃的东西:一碗泡面、一袋火腿肠。斜挎包勒的肩膀生疼,不得不时不时的用空余的手托住包底,以减轻肩膀承受的重量。后悔没有带双肩背包。体能能量消耗的很快,看看时间已经11点多,我们决定在路边补充一下,其实我主要是想把包里食物转移到肚里然后把提包扔掉,这样能腾出一只手来。同伴比我还悲催,一个大提兜,从山底到山顶就这样提着,像个回娘家的小媳妇。我们很快把一包火腿肠、两个鸡蛋、两个苹果、一根熏肠、两罐啤酒消灭掉,重新上路。我实在抗不住这飘飘洒洒的细雨了,买了雨披。

路边的山石


大约又一个多小时后,我们到了莎萝萍,这里修建了一条回廊供游客歇脚,还有大屏幕电视播放华山宣传片。我们决定再休息一会儿。此时我已经把毛衣脱掉塞进包里。

莎萝萍

同伴累的坐在长椅上不动,我四处转悠。这个陡壁上有凿出的阶梯,向上通到一间生生在石头中凿出的小房子。房门紧闭。我想这得需要多大的毅力,费多大的功夫,多久的岁月,才能在半壁上凿成这样呢。

在廊下坐了一会儿,面前是一片翠竹。山谷很安静,只有山涧里的流水声,雨打竹叶簌簌声。静。很享受这一时刻,静听天籁,然后思考了一会儿人生。一路上只碰到寥寥几个游客,我很奇怪是不是因为今天是周一而且天气不好,所以游客很少。其实上得北峰才知道,99%的游客都是直接坐索道上下的。

休息,听雨打竹叶

继续前行,雾时大时小,但没有丝毫消散的意思。昂头看,险峻的群峰像蒙了层面纱忽隐忽现。

雾蒙蒙的山

雾中隐约可见巍峨的山峰

山势渐陡峭,阶梯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陡.

阶梯越来越多

雾越来越大

树叶黄了

留影

云门

青柯坪,从华山门至此已5公里。平时跑步30分钟的距离,我们走了几个小时。资料说,到这里恰好为登山路程的一半,也是华山峪道的尽处。这里三面环山,地势平坦,林草茂盛。庙宇古朴,浮苍点黛,故取名青柯坪。

青柯坪

在此喘息了一会儿,碰到山上的第一只猫。山上野猫很多,个个肥壮。这猫看我开兜翻东西,以为是给它吃的,慌得过来在脚边转来转去。我们给了它些饼干屑。

猫

唐槐。树下的铭牌上说明此槐树已有1300的树龄。

千尺幢
第一个险处,千尺幢。千尺幢是一处在山崖极陡处开出的一条小路,共370多磴石级,石级的宽度只能容纳一个人上下,两旁挂着铁索,人们手攀铁索,一步步向上登,往上看,只见一线天开;往下看,就像站在深井上。千尺幢的顶端,就像井口一样。这里的崖壁上刻有“太华咽喉”、“气吞东瀛”的字样。其形势真像咽喉一样的险要。这样照片是一手紧抓铁链,一手拿相机,战战兢兢地向下拍的。

“百尺峡”,登华山的第二个险境。“百尺峡”也叫“百丈崖”,仍是一处危石耸峙,直插云表,令人望而生畏的地方。峡的两壁欲合,却被飞来的两颗石块从中撑开,人从石头下钻过,胆战心惊,生怕石块从两壁间掉下来,这就是“惊心石”。通过此石悬着的心才放下来,再回头看原来此处卡着的两块石头,是上大下小故能安然无恙,所以这颗石头也被称之为“平心石”。故韩愈诗中有“俄然神功就,杀气见棱角”的描写。(资料来源于网上)

百尺峡

百尺峡

华山北峰又称云台峰,海拔1614米,山势峥嵘,三面绝空,只有一道小岭和南边山峰相通。因在华山之北而得名北峰。又因常有白云薄雾,峰好像是云上之台,雅称云台峰。 北峰口处有一石牌坊,上刻有“北峰顶”三字,是游人照相留念的主要地方之一。南边有我国著名书画家张大千兄弟来游华山题刻,这也是1949年英雄智取华山的战斗开始的地方。华山管理局在北峰南边建起了智取华山纪念亭来纪念这次战斗。可惜峰上建筑,十年动乱中焚于大火。现存建筑为后来新建的,其总面积为810平方米,整体结构由楼房是建筑,由正殿、陪殿、和前殿组成。 (资料来源于网上)

北峰

到了北峰,雾仍然极大,对面的山全然不见。在平台上闲逛时,抬头忽然发现雾消散了一部分,眼前豁然开朗,两座山峰浮现于云雾缥缈之上。忙掏出相机猛拍。只不到一分钟的空,浓雾重又扑来,刚才的一切像海市蜃楼,全然不见。

云上的山

遥望诸峰

基本上直上直下的阶梯

山

雾

到北峰还好,过了北峰体力渐渐不支,照相兴致渐无。到天梯的时候,向上爬了几级,复退下来,绕道上去了。太累了,对自己能否上去没有信心。步伐越来越重,走几十级台阶就要停下喘气。越往上,雾越大,雨丝也见稠密,台阶变得湿滑,两边景色,全朦胧一片。

1931年春,杨虎城游览了华山,下山后对游华山诸景赞不绝口,老夫人听后对游华山也表示了极大兴趣。于是杨虎城着手整修山路,于险处皆加索置栏。秋后陪同母亲登临太华览胜。为了纪念此游,杨于落雁峰上修亭一座,人称杨公亭,并与东峰、西峰各建塔一座,人呼杨公塔。东峰塔为四面,东面有杨虎城亲笔书写的“拓迹巍峨”,南面是高掌远跟,”北面是“万象森罗”、西面是“众山之长”。(百度百科)

杨公塔

天色将黑,饥寒交迫了。越累越急于找宿营地歇息,问了好几次迎面下山的游客东峰多远,都说不远,脚下的路却总仿佛走不完。经过东峰观日平台的时候爬上去,哪里是平台,分明是倾斜将近45度的一个斜坡。悬崖如削,视野开阔,可惜极目远望只有雾气而已。雨势继续增大,且开始夹着雪。看来明天观日出无望了,很是怅然。

观日平台下来已近全黑,一直同行的一对延安情侣返回北峰坐索道去了,大家都为他们担心,因为山路陡峭,又是深夜。继续前行,却总不见路标上的东峰住宿宾馆。经过一个路口时大家商量的结果是,继续前走。几分钟后,一片桔黄的灯火在暗中咋然出现,大家一阵兴奋。因为那儿应该会有热水、饭和温暖的床铺。

在网上看过资料,东峰因为可观日出,所以住宿最贵。8人间每人120,任凭我们怎么说,服务员坚持不还价。也难怪,这样的雨雪寒夜,在几千米的高峰,我们确实没有讨价还价的本钱。餐厅里荤菜60,素菜38。我们点了一荤一素,然后泡上自带的面,加上自带的青皮和榨菜,还算丰盛。我甚至还喝了一瓶二锅头。快吃完时我想起来了,该把榨菜和青皮留作明日早餐的。

不到8点大家都钻被窝了。半路遇到的两位女士为了取暖,挤在一张床上。每张床一床被子,因为没住满,大家纷纷把无人休息的床上被子揭下来扑到自己床上。盖了两床被子,依然冷。外面雨加雪变成了雪加雨,地上铺了一层浅浅的雪花。但愿明天不要结冰才好。

厕所在几十米外的宾馆门口,半夜去了一次,小雪还在不紧不慢地下,积雪深处踩上去已有咯吱咯吱的声音。几次踏进雪水里,还好穿的这双购自老徐户外的100元的登山鞋很给力,既防滑又防水。回来又缩在被窝里,山上出奇的静。想到今天日落没看成,明天看日出也无望,不仅有些沮丧。不久便在满屋的鼾声中,沉沉睡去。